以电网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力赋能
——国家电网“十四五”发展成就综述
大电网延伸覆盖率显著提升,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世界第一,特高压输电网络规模全球最大,新能源并网消纳技术水平、大电网安全与控制技术水平、能源互联网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回眸“十四五”,一个个沉甸甸的里程碑,镌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荣光。
走过“十四五”,国家电网坚定履行国家战略使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国计民生,以电网高质量发展谱写能源骨干央企锐意进取的壮美篇章。
步入“十五五”,国家电网坚定当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力军,更好担负起大国重器、强国基石的重要作用,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提升30%
8月4-6日,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12.33亿千瓦。
就在负荷屡创新高之时,一条条横跨南北东西的特高压工程正全速运转。从西部北部丰富的清洁能源基地到东中部人口密集的消费中心,这些“电力高速公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投运“22交19直”特高压工程41项,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较“十三五”末提升了30%。今夏,国家电网加大跨区跨省电力输送力度,最大输送电力超2.25亿千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正是这张日益坚强的骨干网架,在极端天气下支撑起了巨大的负荷需求,有效缓解了区域用电紧张,让全国老百姓得以清凉度夏。
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24550亿千瓦时,占总交易电量的75.3%。黑龙江的绿电跨越山海照亮天津的万家灯火,湖南的水电千里奔流抵达湖北,新疆的光伏电“倒时差”点亮北京的夜晚,甘肃、青海、内蒙古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注入粤港澳大湾区……跨省跨区常态化电力交易蓬勃发展,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优化配置,绿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如果说主网是能源输送的“大动脉”,那么配电网就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在杭州鹏配资,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应用数字孪生电网、“5G+量子”通信、“三合一”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将全域年户均停电时间压缩至6.01分钟,供电可靠性达到国际一流领先水平。
数据跃升的背后,是国家电网一整套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系统性方案。国家电网全力保障城乡民生供电,大力推进农网巩固提升、电网补短板、防灾抗灾、重点城市坚强局部电网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配电网的可靠性、承载力和灾害抵御能力。
截至2025年6月底,综合供电可靠率达99.950%,较“十三五”末上升0.089个百分点;综合电压合格率99.939%,上升0.082个百分点。群众日益增长的用能需求,正得到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
并网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翻3倍
清晨的江苏句容,薄雾轻笼。俯瞰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今年7月刚投入商业运行的5号机组正开足马力。据悉,今年上半年,国网新源集团抽水蓄能电站累计发电、抽水超过5.3万次,发电电量、抽水电量超过626亿千瓦时,为电网调峰调频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蓄能山水间”的机组,是国家电网应对新能源波动性、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支撑之一。
最新数据描绘出令人振奋的绿色图景:截至2025年6月,国家电网经营区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3.4亿千瓦,是“十三五”末4.5亿千瓦的3倍,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已成为其经营区内第一大电源,同时也是新增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绝对主力。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之一。
成就背后,是一道世界级难题的破解:如何在覆盖国土面积88%、服务超11亿人口的庞大电网中,安全稳定地接入如此高比例、波动性强的新能源?“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交出了硬核答卷——成功攻克了大电网全电磁暂态仿真、全域协同安全防御等系列关键技术,建成“超大规模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在全球率先解决了超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难题,支撑国家电网成为全球新能源消纳规模最大的电网,实现了技术领跑。
除了江苏句容这样的大型抽水蓄能作为电网‘稳定器’,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业态也在逐步崛起,进一步增强了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在河北唐山,国网冀北电力建成的全国首个电动重卡型虚拟电厂引人瞩目——成百上千辆电动重卡,可化身为响应电网需求的“移动储能单元”;在上海浦东,供电公司成功完成了一项开创性测试:利用跨省算力转移技术参与虚拟电厂调峰响应,为大型数据中心等“用电大户”灵活参与电网调节、保障城市供电稳定,探索出全新路径。
国网江苏电力深度参与车网互动领域,江苏无锡车网互动验证基地项目是全国最大的V2G项目,该项目集成光充储等多种元素,配置50台60千瓦(单台)直流V2G充放电桩,在高峰用电时期实现兆瓦级放电;国网山东电力建成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应用国内首套智控型兆瓦级全液冷超充成套设备,实现“1秒钟1公里”极速补能,创新V2G“以电易电”运营模式,推动出台了全国首个基于现货市场的车网互动价格政策及居民充电桩放电价格政策。
从抽水蓄能到虚拟电厂,从绿电输送到市场交易,国家电网正以科技与机制的双重创新,驱动着绿色发展的澎湃引擎。清洁电能,不仅点亮了万家灯火,更照亮了能源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实道路。
研发投入增长21%
6月的巴西高原,阳光炽烈。在戈亚斯州席尔瓦尼亚市,伴随着工程机械的轰鸣,由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实施的巴西东北部新能源送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受端换流站正式破土动工,这是巴西历史上最大的输电工程,采用成熟的中国特高压技术,建成后将惠及1200万民众。
该项目是国家电网继成功投运巴西美丽山特高压一期、二期项目后,在海外投资、建设、运营的第三个特高压输电项目,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技术和“中国方案”再次扬帆出海,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走出去”的底气,源于国家电网积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硬实力。截至2025年7月底,国家电网公司研发投入近170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21%,一系列技术攻坚成果令人振奋:
——世界首台800千伏换流变阀侧套管、直流穿墙套管成功应用于重大工程;国产特高压换流变有载调压开关打破国外垄断,在关键设备上挺起“中国脊梁”。
——世界首套完全可控换相技术换流阀研发成功,为直流输电装上智能“方向盘”;±1100千伏自主可控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设备完成挂网试运行,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核心控制系统实现历史性自主。
——依托在建示范工程,世界首套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成套方案加速研发,这项攀登电网技术“珠峰”的成就,将为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奠定基石。
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联合国际机构发布的4项关键科技成果,包括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装备等,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能源科技的创新高度与澎湃动能,实现了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创新之力,不仅闪耀海外,更驱动着我国电力运营模式的智慧蝶变。
走进国网长沙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巨大的屏幕上,人工智能调度员“光明”生成的负荷转供方案信息实时跳动,替代了以往纷繁的曲线。“过去传统人工调度单次转供决策往往需要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现在通过‘光明’,一分钟就可以给出决策方案。”调度员深有感触地说。为电网运行提供智能辅助决策,使电力保供更可靠;将特高压直流主设备状态评估分析时长由一周缩短至分钟级,使生产运行更智能;优化企业办电流程,供电方案智能编制效率提升7倍以上……作为我国电力行业首个千亿级多模态大模型,国家电网打造的“光明电力大模型”就像一位“智慧管家”,让电力生产运行各环节迸发新活力,为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以新质生产力理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自主创新、产业体系建设、能源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升级“新能源云”平台,让风电、光伏项目并网如“网购”般便捷高效,加速清洁能源接入;建成智慧车联网平台,接入全国超百万充电桩,织就覆盖广泛的“绿色充电网”,服务低碳出行;构建全国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汇聚电力大数据,为精准掌握碳排放“脉搏”、服务科学决策提供强支撑。
“十四五”收官在即,展望“十五五”,国家电网将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电网建设与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并重,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推进重点工程与抽水蓄能电站投产鹏配资,深化能源互济与资源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国家电网供稿)
贵丰配资_配资炒股_股票杠杆配资_实盘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